近年来,三穗县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立足实际、因人而异、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创新“四式管理法”做好党员分类管理,有效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报到式”管理,促在职党员为民服务。持续推进党建联盟活动,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工作制度,要求在职党员每月到所属支部报到1次以上,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组织评单”的“私人订制”模式,由在职党员为辖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重点开展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并将报到落实情况与“党员积分制”挂钩,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目前,全县3331名在职党员主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矛盾化解、治安管理等服务活动200余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00余个。
“定责式”管理,促无职党员争当先锋。突出农村、社区和“两新”党组织党员主体地位,对未担任党内职务的无职党员,实行“定责式”管理,划定“党员责任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办理实事3000余件。设立党风党纪监督员、科技致富信息员、环境卫生督促员等岗位,通过自我申报、党员群众推荐、支委会决议等方式推荐人选,经党组织全面审核后,按照就近便利、人岗对应的原则,择优确定上岗人选。截止目前,各级党组织中的无职党员主动认领适合自身的岗位12个,开展换届纪律宣传、防疫知识讲解等服务活动200余次。
“风筝式”管理,促流动党员有序学习。结合党员信息排查,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采取“支部委员+流动党员”模式,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开展双向联系,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同时,依托“学习强国”、贵州网院、流动党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采用“互联网+”模式,建立“流动党员微党校”,实时推送党史学习相关内容,并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活动,建起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指尖课堂”,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截至目前,共为流动党员开展资料推送700余条,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103次1200余人次。
“贴心式”管理,促困难党员渡过难关。健全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组织机关党员、致富党员与困难党员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为困难党员送去生活物质、慰问金等,及时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力提高其困难党员生活质量和水平。聚焦“重要节日有慰问、生活困难有帮助、平时生病有看望”等长效机制落实,及时掌握困难党员所思、所缺、所急、所难。2021年以来,共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111人次,累计为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6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