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寨县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孔雀归巢”工程,围绕亲情搭桥“回流”、政策激励“引栖”、造血赋能“育强”和竭诚服务“扎根”“四个一批”方式,有效激活和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亲情搭桥“回流”一批。建立健全人才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推进人才工作,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村人才机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分别联系至少1名乡土人才。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内容,建立丹寨籍优秀人才信息库,摸清人才资源底数,动态完善党政人才、经商能人、产业人才、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分类台账,通过召开人才座谈会、走访企业、拜访人才等实施企业引才、以才引才。通过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座谈交流、一次电话邀请、一封回乡创业家书、加一名创业人才微信等“五个一”活动,实现亲情暖才。目前,全县入库人才8522人,开展在外人才座谈会15次,提供县内用工岗位信息7023个,引导442名乡土人才加入到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
政策激励“引栖”一批。出台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三十四条措施等政策,完善乡土人才流动机制,开启人才资源共享模式,支持乡土人才参与其他单位、企业的项目攻关、技术研发,到基层一线进行成果转化。建立村干部报酬基本保障+购买服务+集体经济收益奖励“三增”机制。强化资金扶持,建立“党贷富”“人才贷”“青扶贷”等创业融资机制,在贷款贴息上给予优惠。近年来,仅丹寨农商银行已累计投放专项贷款资金3800余万元,覆盖乡土人才186人。
造血赋能“育强”一批。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双百计划”,目前,县级拔尖乡土人才库有州级培养对象6名,县级培养对象100名,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带,实行一月一走访,一季一座谈、一年一汇报,结对帮带办实事、解难题。借助东西部协作渠道,2021年以来,争取广东省佛山市人才培养帮扶资金154万元,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1期1736人次。积极推送返乡人才参政议政和组织培养,将87名优秀人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将463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将5名优秀村干录用为基层公务员。
竭诚服务“扎根”一批。深入实行“优才卡”“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推动县级“人才之家”线上线下平台正常运行,完善“96567”人才服务热线投诉、受理运行机制,通过电话访谈、入户调查、网络问卷等方式听取持卡人意见建议11条,解决困难问题23个。深入开展给人才的一封信、一次登门走访、一次慰问等系列“人才日”活动。2022年“人才日”期间,走访慰问各行业人才10人,发放慰问金0.5万元。加大“三名工程”培养选拔,组织教育、卫生、文旅、工信、妇联和农业等部门联合评选全县第二批“名人才”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