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里市通过筑巢雁归“回引”一批、造血赋能“育强”一批、优化服务“稳定”一批措施,破解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服务不周等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筑巢雁归“回引”一批,破解人才“总量不足”。实施“凯才筑梦·青云万里”工程,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大财税扶持、强化人才保障、完善配套政策等,引导和鼓励人才到凯里市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倍增计划,聚焦农业、教育、卫生、金融、大数据等重大产业创新创业项目和民营企业技术需求,通过贵州人才博览会、高校人才专项引聘、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2021年以来,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30人,招录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5人,招聘辅助教师117人。搭建高新产业园区平台,申报省级科技创业人才基地,重点推进“三名工程”“人才工作室”等平台建设聚才,现有州级“三名工程”70人,市级“三名工程”136人,“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2人,正高职称25人,成立名师工作室74个。
造血赋能“育强”一批,破解人才“结构不优”。严格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职级晋升、公务员招录、干部选拔任用基层工作经历条件,通过向内轮岗、向外交流、向上学习、向下锻炼“四向培育”机制轮岗交流年轻干部51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单位需求,依托市委党校、高等院校、实训基地等,大力实施人才培育计划。2021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参训5000余人次,其中: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期。突出重用基层一线优秀人才,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既熟悉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又具有农村实践经验的干部占98%以上。
优化服务“稳定”一批,破解人才“服务不周”的问题。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提升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水平。通过电视台、“时政凯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先进事迹,积极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传帮带”制度,为1750名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28名选调生配备“导师”1834名。通过领导干部走访调研、慰问探望等方式,时刻关注青年人才思想动态,定期召开人才回访交流座谈会,听取各类人才意见建议。全面落实工资待遇、生活补贴、住房补贴、政治待遇和随迁随调等优惠政策。定期召开专家人才座谈会、高层次人才沙龙主题活动,解决专家人才诉求3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