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岑巩县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不断在引进紧缺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管好现有人才上下功夫,引才渠道不断拓展、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凸显。
全视角引才建强队伍力量。一是紧盯需求引才。坚持实施“人才引流”工程与传统招考人才相结合,紧紧围绕我县生态特色食品加工、杂交水稻、油茶等主导产业,以及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高地、区域医疗卫生高地,精准招才引才。2021年通过选调生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考招考和特岗教师招考等招录各类人才182人。二是抢抓机遇引才。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持续引进熟悉现代农业、城市管理、医疗教育、旅游发展等领域专业化干部来岑挂职,做大人才总量。2021年争取佛山市三水区选派党政干部2人、专业技术人才6人到我县挂职。三是创新方式引才。采取县领导“带队招引+面谈把关”的方式,深入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借助省人才博览会等平台,创新“柔性引才”“以才引才”,提升引才质效。2021年开展“招才引智”4次,引进教育、卫生及“四化”建设急需紧缺人才8名。
本土化育才提升人才素质。一是外出跟岗育才。依托东西部协作、中直单位定点帮扶等资源和“西部之光”、“甲秀之光”等渠道,持续大规模选派人才外出学习,2021年上报“西部之光”人选1名、“州管专家”人选10名,入选“甲秀之光”1名,选派2名党政干部、3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佛山市三水区跟岗锻炼。二是结对培养育才。依托现有乡土拔尖人才、“三名工程”名人才等资源,建立“1+1”“1+N”师带徒培养模式,大力培育壮大本土人才。2021年评选乡土拔尖人才100名、各类“三名工程”名人才96名,全覆盖做大做强师带徒培养规模。三是教育培训育才。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2021年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52人,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12期(外训4期300人),培训党政干部、专家人才1048人。
多方位用才拓宽成长舞台。一是推动平台建设。建立岑巩乡土人才实训基地、岑巩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研修工作室和思州石砚传承基地等人才成长平台,新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技术服务团队、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团队等人才发展平台。二是推动联系扶持。实施拔尖乡土人才培养“双百计划”,建立乡镇领导联系服务拔尖乡土人才机制,并通过信贷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2021年建立乡镇领导联系服务100名拔尖乡土人才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贷款扶持2200余万元,指导企业申报科技项目1个。三是推动精准用人。坚持专业人才用到专业的岗位,将18名省州级科技特派员划分成杂交水稻制种等3个产业技术服务小组,开展技术咨询1544次,技术培训5961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001个。
贴心式留才优化暖心服务。一是抓好服务保障。全面落实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人才座谈会、人才谈心谈话及走访慰问,积极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支持。2021年召开人才座谈会3次,谈心谈话350余人次,组织健康体检120余人次,解决人才家属就业8人,走访慰问人才代表87人次。二是抓好政策落实。严格按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办法,及时协调兑现人才奖励。2021年兑现人才公寓奖励13套,发放安家补助104.2万元、租房补助16.04万元、三名工程补助经费61.92万元、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费5万元,兑现基层人才补贴48.2万元。三是抓好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各级新媒体平台,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2021年为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医务人员发放省级人才绿卡7张,在“人才日”活动中宣传报道各类优秀专家人才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