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天柱县通过思想铸魂、教育培训、日常监管、激励保障等措施,不断提升换届后村(社区)干部的履职能力,建强“头雁”队伍,推动乡村振兴。
聚焦思想铸魂“稳根基”。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任村(社区)干部岗前培训“第一课”,教育引导村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各乡镇(街道)通过开展集体任职谈话、个别谈心谈话、召开新老村(社区)干部座谈会等方式,抓好新老“头雁”思想动态,帮助理清工作思路。邀请老干部向新任干部面对面谈感受、传经验,激励新任干部安心干事、全力拼搏。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讲给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听,老支部书记讲给新支部书记听,为新班子上好履新“第一课”,帮助找准方向、抓住要点,将新班子“扶上马”“引入门”。今年来,全县召开新老村(社区)干部座谈会20余次,开展“讲党课”活动700余场次,进一步坚定了新任村(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的信心。
聚焦教育培训“强本领”。通过“互联网+”学习模式,依托“学习强国”APP、新时代大讲堂、“天柱党建”“金色天柱”等微信公众号,引导新任村(社区)干部自觉运用新媒体开展“菜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全方位满足个性化需求。投入72万元举办主题培训班,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社区)组织规范运行、集体经济发展等量身制定培训课程,由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分别作专题辅导讲授“开班第一课”,分批分类对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滴灌式、全覆盖任职培训,帮助“充电赋能”。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四议两公开”、矛盾调解等情景模拟式教学,到示范村(社区)、产业基地进行体验式教学,以及开展先进典型交流研讨,帮助村(社区)干部掌握政策和党务知识、提高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理清发展思路。目前,县级已举办“一肩挑”村(社区)干部培训班2期256人次,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4期1124人次;乡级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16期686人才。
聚焦日常监管“促履职”。以“铸魂行动”为抓手,采取电话提醒、月度抽查、定期通报等方式督导各村(社区)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促进村(社区)干部自我约束、相互提醒。联合县纪委监委、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制定村(社区)干部管理监督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完善值班、请销假、入户走访等制度,建立履职负面清单、季度考核结果与工资发放挂钩等机制。充分发挥纪检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民生监督员“三员合一”监督作用,加强对村务决策、资产管理、项目工程、政策落实等全过程、全链条监督,将督查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聚焦激励保障“增动能”。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的通知》,明确专人负责核实新任村(社区)干部工资遇标准,出台《天柱县村干部基本报酬等级档次晋升实施办法(试行)》,推广实施村干部基本报酬“五星六等十档次”晋升机制和“基本报酬+季度绩效+年度绩效+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奖金”薪酬体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人员,村级干部正、副职基本报酬均有所提高,并落实村干部每人800至2000元的年度绩效,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村(社区)干部待遇报酬900余万元,614名村(社区)干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任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履职担当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